品牌广告传播,如何从销售导向转化为关系导向?

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品牌之所以和消费者“交浅言深”,难以构建深层关系,是因为大多数品牌传播违背了传播学中的“社会渗透理论”──人与人建立关系的过程,就是坦露真实自我的过程,可能因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消极反应。

真实市场环境中,有70%的销售在中长期发生,由品牌资产贡献;而短期直接转化实现的销售仅占30%。因此,品牌经营正在从“销售导向”,走向“关系导向”。

一、品牌广告如何由浅入深构建“关系”?

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品牌之所以和消费者“交浅言深”,难以构建深层关系,是因为大多数品牌传播违背了传播学中的“社会渗透理论”──人与人建立关系的过程,就是坦露真实自我的过程,可能因表露太快或太慢而引起消极反应。

如果我们把品牌传播看作人与人之间的交友过程就很好理解,与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开口就涉及隐私问题,大概率会将对方吓跑;同样,一个陌生的品牌初次出现在消费者视野中就是“促销”“大降价”等急功近利地催促购买,同样可能把消费者吓跑。

品牌广告传播,如何从销售导向转化为关系导向?

如果品牌想跟用户建立深层和可信赖的关系,品牌的信号应该层层递进地高频释放内容,让用户像追剧一样顺畅地接受品牌信息;不是一上来就卖货,而是结合平台的人群触达策略,为他们发送层层递进式的品牌内容:

·起初,品牌广告可以讲述一些情怀故事,让用户先对陌生的品牌产生好感,理解品牌的价值观;

·然后,用客观理性的分析指出产品的优势,能够解决何种消费者痛点,逐步建立用户信任,引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最后,才推送促销等转化广告,顺理成章地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首选。

层层递进式的广告,就是要还原人与人建立关系的进程,由浅入深地释放广告信号,这种方式看似很慢,却是建立稳固关系的必由之路。

二、品牌广告的语态:从说官话到说人话

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正在从说官话到说人话,我们来看一下这两种语态的差别。

说官话:一看就震

看见说官话的品牌广告,消费者会感觉品牌很厉害,但不会产生共情,更无从谈起信任。

感受一下:

·洗面奶是选皂基型的还是氨基酸型的?

·钢笔是要精钢镀铬笔尖还是镀金不锈钢笔尖?

常常把复杂、高深或技术化的语言挂在嘴边的品牌,传递的是正确却让消费者没有感知的信息。品牌说官话会产生疏离感,很难激发消费者与你建立关系的意愿,因为它们都是“场面话”,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态,向消费者秀出了自己的肌肉,却没有和消费者的生活产生碰撞。

说人话:一看就懂

说人话,是品牌把自己代入消费者的生活环境和消费者对话。相对于官话的晦涩和疏离,说人话的广告就平易近人了很多。

·好听在云听

·飞鹤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

·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

说人话的广告是目前品牌和消费者之间最主流的对话方式──双方的交流建立在人和人平等交流的语境中,就像你和朋友之间的对话,大家同频共振,所以消费者一看就能懂,看完就知道该怎么做。

归根结底,创意的出发点是为了打动受众,所以创意团队应千方百计洞察受众核心诉求:他们在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们生活中存在哪些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会对哪种信息产生共鸣……?

如果创意的出发点不是打动受众,没有立于消费者的视角审视品牌,那就注定了说出口的不会是“人话”,感动的就不是受众,而是自己。

三、品牌运营的度量:建立受众分层管理体系

品牌不能只是和用户建立关系,还必须清晰地知道,自己和受众之间关系到了什么程度,才能拿捏相处时的分寸感。所以品牌想要可持续发展,需具备将自己和受众间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能力──把“心智”这个模糊概念变得可度量;将“关系”这种看似不能被量化的东西,拆解成不同的元素:

机会、了解、吸引、问询、行动、拥护六类关系人群,也是我们经常用到的O-5A品牌关系资产模型。品牌也可以按照这六段关系,把受众进行分层管理,并对不同关系阶段的受众进行针对性的营销。

品牌广告传播,如何从销售导向转化为关系导向?

在这个体系里,品牌可以圈住更多的受众、筛选更对的受众、量化自己和受众的关系。当我们可以通过关系去评估品牌运营的效果时,就能明确诊断出品牌问题,从而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跟着这套品牌广告体系的思路,品牌要先找到更多对的用户,而后有策略地加深彼此的关系链接,尝试潜入用户生活,再与用户构建深层关系,将会成为未来品牌突围的有效方式。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网络,原文出处: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上一篇 2022-06-26 19:38
下一篇 2022-06-27 21: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