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超过7年的采购供应链及项目管理实战经验,目前在一家大型采购供应链企业(企企通)担任项目经理,去年我们公司获得“大中华区数字化转型服务杰出品牌”,打造很多采购数字化新标杆,所以我对数字化转型还是有一定了解的,正好可以借这个问题给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数字化转型,分别是概念、实施、路径以及目标。
从概念上来看,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借助数字化解决方案, 利用新兴技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和通信手段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包括对企业的产品、业务流程、商业模式和经营战略等,从而为企业带来全新的数字化价值的提升。
其实简单来说,就是业务数字化。
从实施上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看做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产业、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的过程,也是客户的数字化体验和产品服务的数字化价值相互交融的过程。
比如购物、打车、餐饮、房屋租赁等场景赋能之后可以远程解决、线上解决。举个具体点的例子,某大型商超制作APP,可以根据客户画像进行物品的精准推荐,分析客户需求精细化管理库存,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从路径上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要将数字化技术和业务进行有效的整合,对业务流程和服务产品进行数字化改造,并利用数字化技术拓展业务边界,探索新的发展机遇。

从目标上看,企业数字化转型代表了革命和机遇,其为传统企业带来了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可以借助数字化创新,加快内部流程、业务模式等方面的变革,另一方面,有助于逐渐转变成为由数据驱动的组织,从而使企业具备更加深邃的决策和发展洞察力。
大部分企业都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但数字化转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数字化转型进程中所面临的的典型问题有以下几点。
数字化转型准备不充分:对转型的认知不充分,战略缺失;数字技术掌握不熟练,无法决定优先采用哪些技术;缺乏明确的商业论证,无法证明技术投入的合理性;内部责任不明确,制定负责推动数字愿景及战略的制定没有达成明确共识。
转型预见性和能力不足: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与产出比例难以预测,比如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时,转型周期、劳动生产率提升和转型风险不可预见;需要同时兼顾价格、质量、渠道、方式、手段,数字化转型难度大。应用数字技术能力不足。

数字化基础参差不齐:国内市场,因经济体制、企业性质等先天因素,加之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上缺乏前瞻性规划及有效部署,使得企业的数字化设施仍然停留在“够用就好”的阶段
数据管理和使用能力有限:不善于利用数据,从数据中获取商业价值;数据分散,难以从中分析得出完整的客户视图;系统数据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数据共享,产生“数据孤岛”现象。
数字化转型人才稀缺:没有制定相应的战略,帮助员工掌握必备的数字化素养技能。
如果要实现数字化转型,企业应当要把以下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点任务。
- 明确企业发展战略,提出数字化转型主张
- 提升企业新型能力,支撑数字化转型升级
- 打造数据治理体系,提供数字化转型保障
- 构建系统解决方案,推动全面数字化转型
- 推进业务优化创新,催生新业态与新模式
- 重视数字人才培养,建设融合型人才团队
参考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社:数字化转型洞察与实践白皮书2021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网络,原文出处: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