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情人节浪漫氛围感
作为每年不可缺少的营销节点,公众,尤其是年轻公众对情人节的关注度超过其他话题。品牌不仅仅将情人节视作品牌情感沟通的切入点,还可以将情人节视作为品牌年轻化、与年轻用户建立沟通的节点。借助情人节这一特殊节点,发出企业的声音,抓住这一波自然流量,可以再一次强化品牌与公众的关联度。
公关人可以从新品上市、氛围活动体验、节日创意传播3方面策划传播内容。
比如,美高梅酒店曾在情人节前夕发布一篇新闻稿预告了酒店为情人节定制的浪漫晚餐及娱乐休闲活动,如霓虹彩带舞、电光LED,爱之天使高跷秀等互动式表演。此篇新闻稿内容简单,结构清晰,因而有较强的传播性,再加上对追求独特浪漫体验的年轻人来说,事件本身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最终获得了很高的关注。
希尔顿旗下奢华品牌酒店华尔道夫和康莱德亦采用这一传播思路,在去年的情人节期间从浪漫空间营造、甜蜜餐食等方面切入,在新闻稿中预告了这场为情侣们打造的“希”式浪漫,在阅读量、转载量上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作为“甜蜜代表”的巧克力在这样的日子必定不可或缺。德芙作为巧克力赛道的资深参与者,就曾在情人节期间,与聚划算共同推出了情人节定制款礼盒,这款礼盒产品在节日前期就被一抢而空。德芙是与聚划算联名,不仅能带动电商表现,也为其它品牌提供了传播思路:情人节定制礼盒在彼此用户画像高度相似的情况下,可以大开脑洞与不同品类的品牌或IP跨界合作。
德芙选择在情人节后对这一品牌营销事件进行复盘,主动向大众“汇报”这次事件的“发酵”路径。通过发布新闻稿,让公众对品牌的影响力以及消费者基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强化了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单从新闻稿的发布效果来看,收获了不少关注。
其他消费类品牌可以参照德芙的传播思路,在节日热点推出节日定制款,如FILA在去年情人节期间推出一款“锁锁鞋”,精准拿捏了当下年轻情侣们的过节需求。
而对于来不及推出情人节定制款的品牌来说,亦可以从提供“氛围指南”的角度入手,手把手“指导”情侣们如何正确地过节。比如女装品牌本涩在去年情人节期间便结合自身在服装审美领域的优势,为年轻女孩儿们提供了约会的穿搭示范,通过衣着营造出清新甜蜜的约会氛围。
多角度推进雇主品牌建设
一般而言,雇主品牌建设是由内而外的,外界对雇主形象的认知信息多数来自2个渠道:一是企业官方,一是企业员工的对外表达。但当谈到对外的公众沟通时,企业能把握的就只有第一个部分,即官方发声。
雇主品牌建设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话题,因此,围绕这一话题,企业可以有多个角度切入,主动对外发声。比如,员工福利/员工关怀、人才发展或者直接展示雇主价值,以此来吸引求职者、投资人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百胜中国在去年底发布了一篇新闻稿——《百胜中国启动“员工千万共济帮扶基金”》,宣布其获得中国最佳ESG雇主评选,并蝉联“2022中国100雇主典范”。百胜中国以“帮扶基金”这一创新福利的方式给员工的生活加了一道保障,同时,新闻稿中也简单介绍了公司的其他福利。借助此次传播,百胜中国主动对外传递了企业的福利体系与福利理念,较全面地展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也让公众看到这家大型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感。
实际上,企业的雇主品牌形象不一定只体现在,企业能直接提供给员工的显性福利。在工作场景中,员工亦需要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如果一家企业能够在人才发展上投入足够的资源,并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发展体系,不仅能吸引潜在候选人,也能在雇主品牌建设上增色不少。
比如,雅诗兰黛集团因其打造可持续“人才之家”,在今年1月获得由杰出雇主调研机构评选的 “中国杰出雇主”称号。对品牌来说,这样的事件本身就具有较高的传播价值,那么可以进一步由这件事切入,谈谈企业在员工关怀、人才发展上所做的努力。
正如雅诗兰黛此次发布的新闻稿中介绍到的,其正致力于建设学习型组织,并于2022年,在现有培训中心的7个学院之上,深化“管培生培养计划”,设立专项培训,助力管培生迅速成长,达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这些信息对于外界了解雅诗兰黛的雇主形象是及时而必要的。
对于给人力资源领域提供服务的第三方企业来说,在“雇主品牌”这个话题上也可以有所作为。比如可以从第三方的角度提供数据洞察与观点,给企业的雇主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前程无忧今年发布了一份《2023职场人理想工作与求职调查》,调查揭示了职场人的心理状态,比如更愿意考虑怎样的工作机会:会选择高薪高压力的工作还是低薪但幸福感更高的工作。报告中也呈现了不少有意思的数据,可以给企业打造舒适职场环境方面提供指导,也能吸引普通职场打工人的关注。
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中发声
2023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 2023) 将于2023年2月27日至3月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这一世界级的展会将吸引全球移动生态中的企业,而对中国的相关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展示其技术实力、超前理念的重要机会。
今年MWC的主题为“VELOCITY – UNLEASHING TOMORROW’S TECHNOLOGY – TODAY(时不我待 – 明日科技,将至已至)”企业可以结合这一大的主题,策划本企业的参展主题。借此机会,企业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传播:1)展示创新成果;2)发布合作消息;3)发表行业洞察。
如果企业有新品发布的需要,可以选择在这个节点去发布,用新品制造传播话题。比如,荣耀在去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发布了一系列高端产品。通过新闻稿件,荣耀对新品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在智能手机的设计、显示、摄影、摄像、性能和隐私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对外展示了品牌强大的技术实力。
在参展期间发布合作消息也是不错的一种传播方式。一方面,展会本身拥有足够大的行业关注量,此时发布合作消息可以借助这波关注让企业动态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另一方面,合作双方可以相互背书,表达此次合作的重要性,也更多地引发外界关注。
比如,吉利汽车曾在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宣布其联合高新兴集团和Qualcomm Incorporated子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 Inc.打造某款国内首批支持5G和C-V2X的量产车型。这一消息表明了吉利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决心,也让消费者看到了品牌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资源与技术资源。从传播的角度来看,这些信息有助于品牌抢占或强化消费者心智,打造一个行业先行者的角色。
发表行业洞察则可以帮助品牌树立其在相应领域的权威、专业的地位。比如,爱立信在去年的MWC上与中国移动及多家运营商等合作伙伴,发布《5G-Advanced网络技术演进——面向万物智联新时代2.0》白皮书。白皮书对5G产业的进展与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5G-Advanced的关键技术,为5G网络的下一阶段演进提供指导,因而具有较高的行业参考价值。新闻稿一经发布就获得了行业的高度关注,而对于爱立信来说,参与制作此次白皮书,则对外展示了其在智能化网络及通信领域的行业地位。
其实,对于MWC这样的大型国际展会来说,即便没有参会的企业,也可以借助MWC的主题或现场出现的热点(如科技领域的新动向等),进行巧妙的结合或借势,策划出与自身品牌或产品相关度较高的内容。让品牌在行业重要事件的传播周期内也能发出自己的声音。需注意的是,品牌选择如此操作的时候,应与展会中的热点话题关联,而非直接与展会这一事件关联。
在春节复工后的第一个月,不少企业已经加足了马力,相应的传播事件也是时候规划起来了,无论是情人节,还是雇主品牌建设、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都是不错的传播节点。对于这些话题,公关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身的市场传播计划以及品牌策略,挑选适合自己的进行节点传播,相信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作者:美通社内容顾问 Ci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