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用户运营四个指标中(拉新、留存、促活、转化)属于促活,如何想办法促活?
在马斯洛理论中人首先满足的是生理基本需求,其次安全需求,归谁需求,尊重需求,最后到自我实现。

用户思维解决
简单的说就是你现有的产品/物品不能满足用户的目前的基本需求,需要往更高层次走,一般用户运营经常会采用利益驱动+精神满足。利益驱动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赠送优惠价,打折,抽奖,签到送礼,积分送礼等等,精神需求,需要给与特权,名声等等,根据不同的用户采用不等同的激活方法,让客户在购买产品时感受到优惠还有在精神上给与价值,才能留住客户。另外说下,在用户运营阶段,用户分成越细越好,激励政策越多越好。

品牌思维解决
从品牌层次来说,客户不在购买你的产品,那么就是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降低了,可能是你的产品发生问题,也可能是找到替代产品了,再或者不在适用当下的消费,而不喜欢了。。。
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影响品牌的忠诚度~
如果是你品牌产品本身质量的问题,那就问题大了,一个品牌在占领消费者心智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真是产品问题就要好好反思,毁的不仅仅是你的产品本身,更是毁了辛辛苦苦建立的品牌。

如果是品牌有了替代品,或者暂时不喜欢了,那么还有弥补的机会,起码有一定品牌基础,从品牌营销角度来说,你需要品牌升级或者产品革新,研发新的产品满足先用现有消费场景,从而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也要学会打牌,这里的打牌不是真的打牌,对于新品牌来说占领市场为主要的,应该打品质牌,对于成熟期稳定期品牌,应该学会打感情牌。做品牌的目的就是占领消费者心智,消费者心中有你的品牌才能长久的存货下去。
门店思维
对于门口小店小卖铺来说,老客户不来了,对于局部范围的消费群体。首先可以做调查,是不是周围老客户搬家了,是不是周围有竞品出现,是不是老客户嫌弃价格高,是不是嫌弃口味重,产品单一,再或者是老客户只是暂住阶段性的等等情况。对于局部区域做这些调查很容易,如果老客户嫌价格高,就用小店营销模式,比如冲卡减免,做活动减免,周年庆打折等,如果先去品种少,就多开发几个口味等,针对消费人群需求做调整。

总之,找对人做对事,事情就成功一半了,根据目标用户群需求,针对性的做营销调整。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有迹可循,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挖掘消费者背后真正的需求,才是我们要解决的实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