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视灯指数
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出现一场不大不小的海外博主论战,在美国生活的华人博主“点姐”遭遇海内外网友“围攻”,先后被质疑职业、从业经历、作品前后矛盾,不少人对她带货的品质也产生了怀疑。尽管点姐一再发视频澄清,负面风向却是愈演愈烈。最后这场论战以点姐开启评论限制、出门散心告一段落。
图:点姐发布澄清短视频
阿拉丁研究院翻阅了点姐的往期作品,点姐是一位有主见、心直口快的女性,录短视频也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并没有提前策划脚本,也没有对账号做长期规划,日久天长难免有纰漏,被人抓住把柄大做文章。
从短视频博主走向带货博主是大部分 KOL、KOC 的必然选择,像点姐这样开始声称不带货、后来改口试用推荐也并非不义——毕竟大企业都有转型时刻,个体经营者换个思路更不应该遭遇如此刁难。然而当 IP 人设不能从一而终时,如何减少转型带来的翻车风险?或者可以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塑造一个同时具备理想性和信服力的 IP?
IP 塑形基础:立于形象,长于理想,成于时间
在 IP 塑形之路上,半路翻车尚能掉头,栽倒在商业化阶段更令人惋惜。某千万粉丝剧情号大 V 开直播半月有余,带货销量仍在百万边缘徘徊,5 万左右的场均 GMV 在近 2000 万粉丝量级面前实在是抬不起头,让人不免想起在直播间骂粉丝是垃圾的另一位大佬,究竟是“不买东西的都有病”,还是主播号召力未达预期?
阿拉丁研究院认为,商业化阶段的问题常常是“立人设”环节埋下的隐患,然而遗憾的是,关于“立人设”的成功经验都在教你如何立,很少有人告诉你为何这样立。不少创作者初登短视频平台是一时兴起或是基于好玩的模仿,直到遇见瓶颈后回望才发现原来江郎才尽是因为这个粉丝追捧的 IP 早已脱离了自己的“本色”,失去了驾驭能力。
因此,即使董明珠再看好孟雨彤,也只能寄希望于“培养”,因为二十多岁的小孟怎么也看不出大女主的影子,强凹造型只会收获吐槽。
强扭的人设不甜。合理的艺术加工首先要源于生活,达人、博主、KOL 也概莫能外。想要融入网民生活,首先得有一个存在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你的形象。在这个形象基础上建立理想实现的路径,你的 IP 才有说服力。如果你的终极使命是真人直播,那更要从形象入手,确保粉丝在直播间看到的你与作品调性一致、与商业方向匹配。
如何塑造外形真实、内涵丰满的 IP ?阿拉丁研究院认为形象或许万紫千红,但万变不离其宗,既然成功的 IP 立足于形象,那我们不妨大胆地借鉴形象设计法则来规划你的 IP 塑形之路。
IP 塑形要素:可信任,可持续,可变现
先来看一对成功的例子。
董洁入圈直播大火之际,风云女性章小蕙紧接其后亮相小红书。从官方海报中的造型来看,董洁的那张选择了外景,代表自然的树干和代表社会的楼宇交叠,清冷中又带了一丝现实感;女主背靠树干,视角看向右前方,俨然是一个文艺又独立的女性形象,“遗世独立”是这张海报的主题思想,“买手”设定暗暗融入了品质内涵,这个形象切中的是都市女性的理想生活。
再看章小蕙的海报。米色系的背景配上曲线图案,透着富足、闲适的气息,同色系的丝光服饰更具贵气感,从女主的动作可以判断是室内场景,就像温室花朵一样明媚、娇润。章小蕙出身富豪家庭,人生经历也总与买买买瓜葛,粉丝对她审美和品味的信任更多是对超越阶层的遐想。
图:董洁、章小蕙直播海报
总结起来,这对主播的成功出圈离不开个人形象的成功取材。恰如前文所言,明星、名媛的影响力也离不开形象设计,那么素人想要定位人设,也可以从形象设计法则入手。
这是一张广泛用于形象设计的类型诊断模型。任意个体根据量感(呈现出来的存在感大小)、曲直(五官、形体的线条形状)即可判断自己属于哪个类型,选择对应这个类型的妆面、服饰和造型就能获得视觉协调感,动态展现也自然而然地落落大方。
图:量感-曲直模型
短视频中的 IP 塑形也可以由此延伸。从你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将它们融入你的脚本,否则就很容易产生虚假感。让一个大量感的美女做网红服装店测评不会成功,让一个小量感的帅哥饰演职业经理人也会产生跳戏感。这就是 IP 塑形的第一个要素——形象与内容适配。
为了更好对比不同形象 IP 的魅力,我们不妨来对比几个领域的代表 IP。
首先来看珠宝类目。同为珠宝科普短视频,设计师“珠宝人辫子”是一个中量感的美女,在美术专业的沁润下沉淀出温婉、文艺的形象。视频中的辫子五官舒展,从容的神态、小幅度的动作与珠宝的高贵自持相得益彰,那份大方、稳重让人很容易相信她的专业水准;再来看主持人出身的左岩,中大量感、直线形风格,配上侃侃而谈的高音、自信的语调,干脆利落的特点脱颖而出,满满的“姐给你把价格打下来了”、“跟姐买准没错”商业画风。
左:珠宝人辫子;右:左岩
即使是同样的拍摄视角、同样的话题,不同形象带来的也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你能想象把她们的角色互换会是什么效果吗?你还会那么相信她们的能力吗?
短视频平台的珠宝圈还有很多不同 IP,他们的定位和风格虽然不同,但是细细品味,他们的形象设计中没有一样是多余的、违和的。
图:珠宝类热门 IP 账号(看看你是否认识他们?)
再来看带有剧情场景的 IP。我们以生活类内容为例,对比一下“苗家阿美”和“康仔农人”。
左:苗家阿美;右:康仔农人
苗家阿美和康仔农人都是原生态内容代表。阿美是一个苗寨女子,有一个四口之家,与公婆同住,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形象。透过阿美的短视频可以看到上世纪苗族家庭的生活常态,原生态的田园风光搭配苗族特色服饰,朴素又自然的风格跃然眼前。阿美的说话语速适中、语调温婉,总是在干活的身影并不忙碌慌张,按部就班的节奏对于在城市中忙碌奔波的人们而言是一种难得的放松。
同为自然风格,阿美便静态,康仔便动态。康仔的形象较为特殊,但是团队并没有将这份特殊处理成朴素的俗套,而是选择了戏剧化的塑造方式。仔细观察康仔的视频,大幅度动作、大开合的表情、大量的景别切换,这些都是戏剧化的影子。如果说阿美是都市对乡间的回望,那么康仔就是乡间向市井的融合——对于生活类短视频而言,理想和烟火都很重要。
如果你对类型判定还不够有把握,可以通过百度搜索,快速对标。
图:百度搜索“明星 量感曲直”结果示例
因此,立一个靠谱的 IP 不能随心所欲想当然,至少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预期:
可信任:IP 要与出镜人匹配,两者之间有明确的逻辑关联,切忌盲目想象和杜撰;
可持续:IP 展现要有节奏、有顺序,符合人的认知过程,不要追求一次性亮相,更不要像背简历一样反复强调;
可变现:大多数 IP 最终都会走向商业化,初期规划变现路径,让内容为商业服务可以避免尴尬转型。
IP 塑形进阶:差异化、边界感、记忆点
做好基础支撑和路径规划,你的 IP 就已经具备了可信度和成长能力,下一个挑战就是粉丝增长和经营收入的突破了。短视频和直播发展至今,各大平台也已经出炉不少知名 IP,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头部 IP 扩大商业版图,腰部 IP 寻求层级突破,后起之秀的机会在哪里?
这就是 IP 塑形的最后一个关键点——建立壁垒,保护 IP 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同为美食博主,“杨草莓熊”永远穿着粉色草莓熊的衣服,“老罗特馋”的画面永远是汁水饱满的红褐色系;“高矮胖瘦”很搞笑,但是群像剧情也很难模仿,“邻家小鲜女”的形象可能略显甜美,但“糊弄猛男的便当”绝对是全网吸睛爆品。正是这些设计突出了 IP 的独特性,又提升了抄袭的门槛,为 IP 成长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图:从左至右分别为杨草莓熊,老罗特馋,高矮胖瘦,邻家小鲜女
如何建立壁垒?以下三个方面可以一试,它们分别是差异化、边界感和记忆点。
差异化是最常见的策略,差异化就像将类型定位进一步细分,为自己修建一条独特的羊肠小径。主攻年轻人婚恋剧情的“乔七月”,擅长抽象肖像的“张文连★肖像”都是有代表性的例子。
左:张文连★肖像;右:乔七月
其次是边界感。没有边界的账号虽然发挥空间大,但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些在规划范围内专注创作的 IP 目标更明确,也更容易获得认可,比如坚持减肥的“人可何要减到 99.9 斤”,持续更新日常生活的“杨晓芸啊”都是素人,但她们的账号增长后劲非常足。
左:人可何要减到 99.9;右:杨晓芸啊
最后是记忆点的塑造。通过重复口号、形体语言、场景强调 IP 的独特性,给粉丝留下深刻的记忆。“罗兰朵女士”面对如麻生活的心如止水,“蒋温柔~”暴躁做饭视频与账号名称形成强烈反差,含蓄的搞笑设计让人耳目一新,很多人看一次就果断关注。
左:罗兰多女士;右:蒋温柔
总结了上述技巧,IP 塑形依然是一项实战大于理论的工作,能在大框架下适应市场变化,洞察用户需求的创作者终将获得瞩目。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网络,原文出处:视灯指数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