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在这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历史见证过辉煌企业的成长,也目睹过伟大企业的没落。那么企业长青的秘密是什么?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市场红利?还是科技发展带来的技术竞争力?其实不然,管理才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塑造“高瞻远瞩”的企业。
管理的本质是让企业能够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给企业的成长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正如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如何对抗熵增。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生命力才会增加,而不是默默走向死亡。”那么,熵增是可以对抗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企业管理如何帮助企业对抗熵增。
1. 管理熵理论
最早提出“熵”这个概念的是德国科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他发现,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从有序到无序,最终没有温差,不再做功。这个过程叫熵增。结果是热寂,也叫熵死。开水自然变凉,新鲜苹果腐烂,房子不打扫会变得混乱,顽石历经千万年会瓦解,这些不可逆的过程都是“熵增”。爱因斯坦曾说过,熵定律是科学定律之最,牛顿的力学原理和自己的相对论都可能被新的理论颠覆,但熵定律不会。
生命以负熵为生!”死物不会吃东西,非生命体只能被动地接受“熵增”所施加的作用,而生命体却能主动寻求“负熵”以抵消“熵增”。植物会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生命所需的负熵,动物会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负熵。生命活力就是反熵增之力,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企业同样可以如此,一些企业从外部挖来杰出的管理人才,打破原有的封闭体系,打破原有的组织架构,目的就是反熵增。创新也是反熵增的需求,因为创新能够为企业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2. 经典管理熵增实践
亚马逊案例
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是第一个引入反抗熵增实践的人,1998年他在致股东信中指出:“我们要反抗熵增!”并明确提出了3条反熵增定律:(1)抵制形式主义:工作流程必须为结果服务,必须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快速做出决策;(2)两个披萨原则:亚马逊有60多万员工,大多数团队却小于10个人,一顿饭订两个披萨就够,团队太大会限制个体发挥; (3)建立开放系统:把现金流投入一些全新的领域,如云服务、物流体系等,如果只停留在原来的主营业务上,企业最终会走向死亡,进入新领域会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华为案例
国内知名的反熵增实践者当属华为,华为公司内部有句名言:“熵和生命活力,就像两支时间之矢,一头儿拖拽着我们进入无穷的黑暗,一头儿拉扯着我们走向永恒的光明。” 华为公司根据熵和生命活力的理论,打造了一个“华为活力引擎模型”。模型的一边是熵增现象——组织的自然走向是惰怠、僵化、不创新和保守;个人的自然走向是贪婪懒惰、安逸享乐、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模型另一边是熵减行为——将利润投入到研发,耗散多余的能量,主动积累新的势能;建立开放的构架,与外部持续进行能量交换;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炸开人才金字塔塔尖、获取全球顶尖人才。只有直面死亡,才能挣扎求生;在艰苦的求生过程中,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正是华为对组织和个人熵增的认识不抱幻想、冷酷无情,才成就了华为源源不断的组织、创新和人才活力。
3. 积分管理助您随时随地反熵增
熵定律作为不可逆的科学定律,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都会自然地走向僵化或懒惰,那么如何对抗熵增,有什么先进的管理理念呢?答案是积分管理。积分制管理就是在随时随地反熵增,通过奖分、扣分两种方式用于衡量员工对公司的综合贡献,对员工的全方位付出进行多点回报,从而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打造一套让雷锋不吃亏的管理系统。
搜索“微认可”,全新一代积分管理解决方案。以即时认可为基本原则,强调“点滴贡献”和“多点回报”,通过奖分、扣分两种方式来衡量员工对企业的综合贡献,对员工的全方位付出进行多点回报,有利于增加制度执行力、节约成本、留住人才和塑造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解决分配的平均主义和老板离场管理的问题,帮助您的企业随时随地反熵增,时刻保持生命活力。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网络,原文出处: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