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目标管理,是让计划得以实现!

就拿我经常举的自己的例子。当我把目标设定成挣钱,我把“有钱”和“幸福生活”相挂钩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比牲口还累,钱虽然挣到一些,但同时牺牲的是自己的健康,家庭和朋友。

真正目标管理的工作习惯,就是目标设定之后要有目标沟通,之后花更多的时间和每一个下属讨论实现目标的措施,只有把措施讨论清楚了,目标管理才能做到位。

1

关于目标设定 

首先,讲一下设定「目标」的问题:

1.目标总有终点

曾经我也有过减肥经验,也都达到目标了。但问题是,通常达到目标后,就停止锻炼了,又会不可避免的迎来重新变胖。

换句话说,目标可以被达成,但是不能给我带来持久性胜利。

我们在一生中,会给自己设定大大小小的目标,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对待目标的态度就是,总算达到目标了,终于能松口气了。

高考结束后,松了一口气,把书打包卖掉,终于不用学习了;减肥结束后,松了一口气,大吃一顿庆祝一下吧,终于不用节食了。

但高考结束,只是人生的新起点,减肥结束,只是健康的新起点。如果只是完成目标,而不是建立学习习惯,健康习惯,就会越来越丧失学习能力,越来越丧失身体健康。

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2.目标解决的是单点问题,而不是全局问题

用写作打卡这事儿来说:

如果目标是完成10篇200字的思考,那结果往往是,努着劲儿把这10篇200字写完,仅此而已。你不会关注,怎么建立一套让自己轻松把这些任务搞定的写作系统。

看起来都能完成写作任务的人,其实差别很大。

一类人是在deadline快到的时候,凑够10篇内容提交上去完成任务。完成任务式的写作对自己的提升很有限。

一类人是建立了日常碎片思考的记录习惯,建立了针对某一个现象分析的习惯,随想随写,这么把内容写出来的。

这两类人的差别很大。

只有站在全局角度构建系统,建立习惯的时候,才能系统性的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如果你是一个基础岗位的客服,你的工作目标就是回复客户的问题,你遵循的原则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你就一直费力的解决单点问题吧。

实际上,如果你有意识把所有遇到的问题进行记录,分析归类,找到最频繁被提问的问题,用标准化文档把大部分问题用系统解决,这么做,可能被频繁问到的问题,会直接减少5成。

3.达成大目标的过程通常不可控,很难做到持续用意志力坚持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会有无数种突发状况出现,阻碍你完成目标。

今天你生病了,既定的任务没有完成。明天天儿好的不像话,不出去玩简直糟践了这个好天气。后天突然家人生病了,你得去照顾。

总之各种各样的事情在阻碍你完成目标,特别是那种更困难、实现路径更长的大目标。

这么多阻碍,这么长时间,如果都只能靠意志力来完成的话,你知道,意志力是个消耗品,时间拉的长了,阻碍多了,然后就没有气力再做接下来的事情了。

于是就这么懒惰下来。

4.目盯着目标的时候,会忽略其他重要的事情

单纯的设定目标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由于你有明确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你或许会牺牲其他的事情来实现这个目标。

就拿我经常举的自己的例子。当我把目标设定成挣钱,我把“有钱”和“幸福生活”相挂钩的时候,我发现自己比牲口还累,钱虽然挣到一些,但同时牺牲的是自己的健康,家庭和朋友。

简直不知道自己一天天这么拼命,图什么呢。

这就是盯着一个目标,忽略其他重要事情的表现。

5.目标更容易带来沮丧等负面情绪

最后,因为目标通常指向的是明确的结果,换句话说,这是输或者赢的关系。一旦目标没有被完成,随之而来的就是沮丧的情绪。

以上,是目标的问题。

2

计划的实现,

是依据目标管理来进行的 

对于计划本身的理解,很多人都认为计划是一组数据,或是一个考核指标的指导文本,没有人认真地想过,计划本身是一个管理内容。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数据,不是年终的考核指标,更不是文本。

计划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目标和资源之间关系是否匹配的问题。

两者的匹配关系是衡量计划管理好坏的标准:当所拥有的资源能够支撑目标的时候,计划管理得以实现;当资源无法支撑目标或者大过目标的时候,要么浪费资源,要么“做白日梦”。

目标是计划管理的基准,计划管理在管理理论中也被确认为目标管理。

正如我在「你是否搞混了高层、中层、基层的职责」这篇文章中谈到的,一个企业如果要健康成长,一定是要协调和平衡三对矛盾:长期与短期、变化与稳定、效率与效益。而这三对矛盾的平衡,就是通过计划管理来平衡协调的。计划管理表现在管理方式上是目标管理。

目标必须具体、明确、适当,且要事先制定。每个人的需要可以通过个人目标的实现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积极性的调动是重视目标和追求目标的过程,组织的领导人要使各级人员都能看到并达到个人的目标,这是调动积极性的关键。目标使人努力,努力使人取得成绩,成绩使人自信自尊,自信自尊使人有更大的成绩。

3

让每一个人都有目标、

都有实现目标的措施

目标管理是让员工亲自参与工作目标的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一种制度,它是一种全局性的组织变革措施。

目标管理的注意事项有:

第一,必须设定总目标,分目标要与总目标方向一致;

第二,每一个员工的分目标就是企业总目标对他的要求,也是他对企业总目标的贡献,并依此对其进行监督和考核;

第三,承认每个员工有自我成就、施展才能和希望自治的需求;

第四,为了巩固成绩,必须注意人的行为,并予以激励。

因此,目标管理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有目标,每一个人都有实现目标的措施。

我们可以用一张图把目标管理表达清楚:

图片

采用目标管理的时候,就是采取上图所表达的方法。上图表明:目标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措施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目标管理的核心就是让总目标成为每个人的具体目标,而每个人又把实现目标的每一项措施具体化和细分化,具体化和细分化的措施可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自上而下地分解目标,自下而上地层层保证,这就是目标管理。

我们之所以在目标管理中做得不够好,主要是因为在目标层层分解方面做得不错,但是在措施具体化和细分化方面做得不好,更加没有做到层层保证。

所以,需要管理者了解到,目标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目标的措施具体化,而不是目标分解具体化。

真正目标管理的工作习惯,就是目标设定之后要有目标沟通,之后花更多的时间和每一个下属讨论实现目标的措施,只有把措施讨论清楚了,目标管理才能做到位。

来源:公众号:向上人才

本站文章收集整理于网络,原文出处: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0)
上一篇 2022-11-04 21:41
下一篇 2022-11-12 08: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