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传播.公关
-
小红书2023种草投放指南:如何判断小红书kol质量?
小红书是典型的垂直圈层营销平台,中腰部达人和初级达人的贡献也不容小觑,他们可以起到极强的专业的背书强种草效应,也更容易产生爆文内容,初级达人和腰部达人一般贡献75% 以上的高互动。
-
寒气逼人,甲方还要做品牌吗?
很多人对于品牌的建设存在误解,认为做品牌就是铺天盖地的投广告、做活动、搞跨界等。小马宋曾说过“营销不是做一件大事,而是做好每一件小事”,其实做品牌也并不是一定要做一些大声量、大传播的品牌动作,而是把品牌的每一个小环节做好,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强大的品牌势能。
-
新消费做品牌不要忘了基础概率
企业取胜的关键在于“单一要素最大化”,即企业应聚焦第一曲线的一个核心要素,重度投入资源,通过单一要素10倍速变化识别破局点,再将全部资源投入,让单一要素最大化,并且击穿阈值,需要的是创始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
2023年小米品牌升级和变革,有哪些新挑战?
小米在不断扩充它的业务链条,不断走向高端化,不断扩大它的业务边界,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就会存在品牌定位、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架构的调整。这个调整涉及到很多战略性的决策,所以品牌委员会要承担更加强有力的品牌战略意图指导、品牌战略领导、品牌多层级协同管控和品牌资产管理这样的角色。
-
任正非为什么不允许问界汽车使用华为品牌?
盲目延伸品牌后,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比如格力手机,原想借助格力品牌和渠道进军手机行业,但是产品力实在提不上来,在连续七年的不温不火之后,彻底变成了内部用品,到2023年几乎销声匿迹。相信这是华为非常不想复制的教训。
-
2023品牌增长方法论:诞生、成长、成熟、伟大
品牌想走向长期主义,就必须贯彻品牌可持续发展战略,简称为ESG,这不仅仅是品牌营销的发展趋势。ESG即环境、社会、品牌的缩写,是除财务外,整合环境、社会、品牌自身多维因素,以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长期价值的理念和实践。
-
为什么你的品牌营销不见效?
事实上,广告是不是洗脑、广告是不是“超叠加”根本不是营销成败的关键,关键在于广告内容是不是真的触达到了用户真实需求。洗脑广告的套路有大量品牌在套用,但有些品牌就可以引爆话题、实现品牌心智占位,但有些品牌就明显是花了冤枉钱,广告投放过后什么都没留下。
-
品牌组合战略:企业如何规划并实施多品牌?
戴维·阿克教授提出的品牌关系谱,是品牌组合战略中最为重要的工具。它定义了一个品牌在企业内部扮演的角色,以及企业拥有的全部品牌之间的关系(包括产品品牌之间的关系、产品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产品品牌与其他背书品牌的关系)。
-
5月营销热点:劳动节、青年节、母亲节、520告白日...
五一小长假即将到来,除了劳动节还有青年节、母亲节、520告白日等众多节日。
每个节日都是撬动流量的好机会,作为营销人需要把握好营销节点的时间窗口,提前制定营销计划,看看如何借势营销,实现转化。
-
重新思考节日营销:海报已经失去意义,该淘汰!
节日营销战役要想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在消费者内心留下印记,必须要有独特的节日指令,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对自己的用心。所有品牌都应该重视节日营销,不要还停留在只用海报追热点的轻量化阶段,应该充分挖掘利用节日蕴含的能量,让节日营销战役化。
-
2023年TikTok品牌营销如何破局?做好这6点!
根据TikTok发布的《What's Next 2023》和《Trend Catcher 2022-2023》的内容,2023年TikTok营销预计将继续成为数字营销策略中的重要一环。各大品牌该如何利用这些趋势做好TikTok营销呢?Nox聚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下。
-
社交媒体时代,品牌究竟如何才能实现内容共创?
除了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逻辑让用户种草外,那些懂得调动用户情绪,提升用户体验的品牌,则更懂得在形成有效的触达与曝光后,通过增加用户粘度,影响用户的消费决策、刺激用户的分享欲望以及针对品牌进行深挖,来实现品牌与用户内容的共创。
-
品牌跨界联名营销案例:如何找准与年轻人沟通的支点?
老品牌的焕新、破局之路也唯有抓住年轻人才能开花结果。在这个过程中,要将产品、品牌、营销三者由内而外地整合成为了一个整体,无论是找准与年轻人的沟通支点、传达年轻化的品牌内涵、亦或建立年轻化的渠道内容都离不开三者的升级。
-
微博2023年度战略如何服务品牌?热点营销模式有哪些独特价值?
微博围绕新品上市打造出了更加标准化的玩法。根据品牌特性,从行业洞察、市场分析、竞品及诉求点等多方向拆解,再从国家政策、行业领域、热点内容、消费用户关注、场景种草内容等多方向匹配议题式热点,最后匹配到企业发布会以及各种消费场景。
-
品牌春日营销,我发现这些营销逻辑!
兵法先生在梳理了各大品牌的春日营销后,发现了品牌的「春日营销」背后不止是营销,更是品牌通过有趣有料的营销玩法,强势拉动消费增长的方式之一。
-
汽车品牌如何突围认知能耗战?长安汽车X《三体》给满分答案!
长安汽车与科幻顶流“三体”的跨界合作让人眼前一亮,倒不是说它们做的有多复杂,而是通过一种“内容深耕+传播破圈+价值输出”的金字塔思维,实现了品牌“科技化、智能化、电动化、年轻化”的印记更新和用户心智渗透,将认知能耗降到了最低。
-
品牌如何迎合消费新趋势,实现市场突围?
品牌维护用户关系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从广告信息的单一展示到品牌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加上更为沉浸式体验,使消费者产生精神上的认同,达到占领用户心智产生消费的目的。这也是品牌顺应时代潮流延长品牌生命周期的营销策略。
-
曹虎:品牌与效果广告之间缺失了关键的一环!
从长期来看,“种草”是个慢过程,但它的优势在于能够持续积累价值,为用户提供干货和知识,为客户提供内容资产和长尾价值,甚至拉动复购。营销如果只是投入费用,关注短期回报,而没有沉淀为长期资产,就会导致成本无效!